| 繁體中文
老年健康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透视 >> 内容

老年人别追“瘦”!健康体重有标准,过瘦比微胖更危险

2025-10-20 08:05:55

作者:记者 健声

来源:老年健康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当今社会,“以瘦为美”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从时尚杂志到社交媒体,似乎都在宣扬着苗条身材的种种好处。这种风潮不仅影响着年轻人,不少老年人也在有意无意间受到了它的裹挟。然而,对于老年群体而言,太瘦真的有益健康吗?《老年健康时报》记者健声对此展开深入调查,为您揭示这背后被忽视的健康真相。 


瘦,给老年人健康带来隐患

近期,多项医学研究结果令人担忧。研究指出,身体质量指数(BMI)处于较低水平的老年人,相较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面临着诸多健康风险。 
老年人别追“瘦”!健康体重有标准,过瘦比微胖更危险
肌肉量减少是首当其冲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本就会自然流失,而过度消瘦会加速这一进程。肌肉力量的衰退使得老年人行动变得极为不便,稍微不慎就可能摔倒。据统计,因肌肉力量不足导致摔倒引发骨折的老年人数量逐年上升,特别是髋部骨折,后果尤为严重。一旦发生髋部骨折,许多老人不仅生活无法自理,还可能因长期卧床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免疫力下降同样是瘦老人常见的健康困境。脂肪组织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过瘦导致脂肪储备匮乏,会影响免疫细胞的生成与活性。这使得老年人更容易遭受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害,患上感冒、肺炎等疾病的几率大幅增加。而且在面对慢性疾病时,身体的恢复能力也大打折扣。 

体重减轻,或是疾病“预警”

老年人突然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很可能是某些疾病发出的早期信号。 
老年人别追“瘦”!健康体重有标准,过瘦比微胖更危险
糖尿病是其中的“隐匿杀手”。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或作用缺陷,身体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只能通过消耗脂肪和蛋白质来获取能量,从而导致体重逐渐下降。甲状腺功能亢进也不容忽视,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代谢速度加快,能量消耗剧增,即便老人食欲正常甚至有所增加,体重依然会不断减轻。 

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导致消瘦的常见原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以及肠道肿瘤等疾病,会严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使得老人摄入的营养无法满足身体需求,进而出现消瘦症状。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肝癌等,在发病早期往往也以体重减轻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才会逐渐出现其他明显症状。 

走出观念误区,科学干预体重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受“以瘦为美”观念的误导,部分老年人对体重下降掉以轻心,甚至将消瘦视为健康的标志。还有一些老人为了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过度节食,最终导致体重不合理降低。 

医学专家强烈呼吁,老年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体重观念。一般来说,适宜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应保持在 18.5 - 23.9 之间。对于体重偏轻的老年人,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排查是否存在疾病因素。若因疾病导致消瘦,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饮食方面,要注重营养均衡。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制品等,这些食物富含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和身体机能。同时,也要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提高身体免疫力至关重要。 

适当的运动同样不可或缺。尤其是抗阻运动,如举哑铃、拉弹力带等,能够有效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老年人维持健康体重。此外,家人和社会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及时发现他们体重的异常变化,鼓励他们摒弃不科学的“瘦美”观念。 

老年人的健康是一个复杂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胖瘦来评判。“以瘦为美”的观念并不适用于老年群体。关注老年人的体重变化,重视消瘦背后可能隐藏的健康问题,才能让他们真正拥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编           辑:云    舒 
责 任 编  辑:秋    实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