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老年健康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容

冬夜穿袜眠:不止暖脚,更是藏在细节里的养生智慧

2025-11-05 06:12:58

作者:赵长宝

来源:老年健康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寒冬的深夜,不少人钻进被窝后,总要经历一段“与冷脚对抗”的时光——双脚像裹着一层冰,无论怎么蜷缩、用手揉搓,暖意都迟迟不來,翻来覆去半个多小时,睡意早已被驱散大半。这时候,医生常说的“穿双袜子睡觉”,就成了最简单却最实用的解决方案。可别把这当成不起眼的小事,它带来的好处远不止“暖脚”,更是从睡眠、循环到皮肤护理的全方位呵护。
冬夜穿袜眠:不止暖脚,更是藏在细节里的养生智慧
穿袜子睡觉是改善睡眠质量的“隐形帮手”。睡眠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入睡的关键信号之一,是核心体温轻微下降,而末梢部位(如手脚)的温度升高,能加速这一过程。冬季气温低,脚部作为人体“最远的末梢”,血管容易因寒冷收缩,血液循环变慢,热量难以送达,导致脚部温度持续偏低。这种“脚冷”的不适感会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让大脑始终处于轻微的“应激状态”,自然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穿上袜子后,相当于给脚部加了一层“恒温保护罩”,能有效减少热量散失,让脚部温度维持在32-34℃的舒适区间——这个温度正是促进睡眠的最佳足部温度。不少人亲身体验后发现,穿袜子睡觉不仅入睡速度快了15-20分钟,夜间也很少因脚凉突然惊醒,睡眠连贯性明显提升。

对于常年手脚冰凉的人群,穿袜子睡觉更是“刚需级”的呵护。生活中,女性、老年人以及体质偏寒者,冬天常面临“白天手脚冰,晚上被窝暖不透脚”的困扰,这其实与末梢循环功能较弱有关。冬季人体为了保护内脏器官,会自动收缩末梢血管,减少四肢的血液供应,导致手脚供血不足、热量生成减少。而一双合适的袜子能锁住脚部热量,避免血管因寒冷持续收缩,让血液更顺畅地流到脚尖,缓解末梢循环的“淤堵”。长期坚持,不仅能改善夜间脚冷的问题,白天手脚也会少一些冰凉感,整个人的体感温度都会更舒适。
冬夜穿袜眠:不止暖脚,更是藏在细节里的养生智慧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好处:保护冬季脆弱的脚部皮肤。冬天空气干燥,脚部皮肤的皮脂腺分泌本就减少,再加上被窝里的摩擦、床单材质的刺激,很容易出现粗糙、脱皮甚至脚后跟开裂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皮肤弹性差,开裂后还可能引发疼痛、感染。这时候,穿一双宽松的纯棉袜子睡觉,就能起到“保湿防护”的作用。睡前涂抹润肤霜后,袜子能像“保鲜膜”一样锁住水分,避免润肤霜被床单吸收;同时,袜子还能减少脚部皮肤与床单的直接摩擦,降低角质层受损的概率。坚持一段时间,脚部皮肤会明显变得柔软,脚后跟的干裂问题也会得到缓解。

穿袜子睡觉还能间接保护关节健康。脚踝是连接脚部与腿部的关键部位,皮下脂肪少,保暖性差,冬季若脚部受凉,寒气很容易顺着脚踝入侵,刺激膝关节、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对于本身有关节炎、筋膜炎的人来说,这种寒气刺激可能会加重关节酸痛,甚至诱发炎症发作。穿袜子睡觉时,袜子能包裹脚踝,形成一层温暖的屏障,隔绝被窝里的冷空气,减少寒气对关节的刺激。尤其是喜欢踢被子的人,袜子更是避免脚部和脚踝受凉的“保险”,让关节在夜间也能得到温和的保护。
冬夜穿袜眠:不止暖脚,更是藏在细节里的养生智慧
想要发挥穿袜子睡觉的好处,“选对袜子”是关键。首先,材质要选纯棉或竹纤维,这类材质吸湿透气,不会让脚部闷汗,避免因潮湿引发脚气;其次,袜子一定要宽松无束缚,袜口不能过紧,否则会勒住脚踝血管,反而影响血液循环,最好选择袜口有弹性但不紧绷的款式;厚度也要适中,过厚的袜子会压迫脚部,影响睡眠舒适度,薄款或中厚款的保暖袜就足够应对冬季需求;最后,袜子必须干净干燥,潮湿的袜子不仅不保暖,还可能滋生细菌,睡前可以把袜子放在暖气上或用手捂热,暖脚效果会更好。

冬天穿袜子睡觉,不是“小题大做”,而是用最低成本实现的养生小习惯。它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也不用花费过多精力,却能解决冬夜的睡眠困扰、改善末梢循环、保护皮肤和关节。对那些总被脚冷折磨的人来说,不妨从今晚开始,找一双舒适的袜子穿上——当双脚被暖意包裹时,你会发现,原来一夜好眠,竟能从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开始。

特约撰稿人:赵长宝
编            辑:康   年
责 任 编  辑:秋    实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