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老年健康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自然养生 >> 内容

中医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探寻身心和谐的密码

2025-08-06 08:27:54

作者:黄加强

来源:老年健康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中医的悠久智慧中,健康并非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身心和谐、内外平衡的完美状态。中医通过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这些标准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一、双目有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体现。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眼睛与肝脏的功能密切相关。一个健康的人,双眼应是明亮、清澈,眼神灵动且富有光彩。当肝脏气血充足,功能正常时,眼睛能够得到充分的滋养,从而视物清晰、炯炯有神。相反,如果肝脏出现问题,如肝郁气滞、肝血亏虚等,眼睛就会失去往日的光彩,可能表现为干涩、视物模糊、眼神黯淡等。所以,双目有神不仅是外在的精神面貌,更是肝脏乃至全身气血充足、脏腑功能协调的反映。
中医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探寻身心和谐的密码
 二、脸色红润
脸色是人体气血状况的直观呈现。健康的面色应该是红润而有光泽的,这意味着气血充足且运行顺畅。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当脾胃功能良好,能够将食物转化为充足的气血,并输送到全身各处时,面部肌肤就会得到充分的滋养,呈现出自然的红润色泽。若面色苍白或萎黄,可能提示气血不足;面色潮红则可能有内热之象;面色晦暗、发青或发黑,则往往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滞等有关。

三、声音洪亮
声音的状态可以反映人体肺气的盛衰。中医讲“肺主气,司呼吸”,声音的发出依赖于肺气的推动。肺气充足的人,声音洪亮、清晰,说话底气十足。因为肺功能正常,能够吸入足够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相结合,生成宗气,宗气充沛则可以助肺司呼吸、助心行血,并上走息道以发声。若肺气虚弱,声音就会变得低微、沙哑,甚至说话稍久便觉气短乏力。此外,声音的变化还与肾有关,肾藏精,精能化气,肾中精气充足也有助于维持声音的正常状态。

 四、呼吸匀畅
正常、均匀、顺畅的呼吸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呼吸与肺的功能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肾的纳气功能有关。肺主呼吸,将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肾主纳气,使吸入的清气能够下纳于肾,保持呼吸的深度和稳定。一个健康的人,呼吸频率均匀,节律规整,气息平和,不急促、不微弱。若呼吸出现异常,如呼吸急促、困难,多为肺气壅滞或肾不纳气;呼吸微弱则可能提示肺气不足或元气大伤。
中医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探寻身心和谐的密码
五、牙齿坚固
牙齿的健康状况与肾脏的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脏所藏的精气能够滋养骨骼和牙齿。肾精充足的人,牙齿坚固、洁白,不易松动和脱落。此外,牙齿也与脾胃有关,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为牙齿提供营养。如果肾精亏虚或脾胃虚弱,牙齿就会失去滋养,容易出现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牙齿疼痛等问题。因此,保持牙齿坚固是肾脏和脾胃功能良好的表现之一。

六、头发润泽
头发被称为“血之余”,又与肾的关系密切。肾藏精,精生血,血液充足则能滋养头发,使头发乌黑亮丽、柔顺光泽。同时,气血的运行也对头发的生长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若肾精不足,头发就会失去滋养,变得干枯、发黄、易折断;气血亏虚也会导致头发稀疏、缺乏光泽。此外,情绪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也会影响头发的健康。所以,润泽的头发不仅是外在美观的体现,更是人体内部气血和肾脏功能正常的反映。
中医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探寻身心和谐的密码
七、腰腿灵便
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腰部和腿部的健康与肾脏功能息息相关。肾精充足,骨骼得到充分滋养,腰部和腿部就会强壮有力,活动自如。此外,气血的顺畅运行也是腰腿灵便的重要保障。如果肾脏亏虚,肾精不足,骨骼失养,就容易出现腰膝酸软、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气血瘀滞也会导致腰腿疼痛、麻木等不适。因此,能够轻松自如地行走、弯腰、下蹲等,表明肾脏和气血的功能良好。

八、体形适中
中医强调“形与神俱”,健康的身体应该有一个适中的体形。体形过胖或过瘦都可能反映出身体的不健康状态。肥胖往往与痰湿内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有关,过多的痰湿积聚在体内,会导致体重增加、身体沉重、行动不便,还可能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而体形过瘦则可能是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或阴虚内热等原因所致,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滋养,从而出现消瘦、乏力等症状。保持适中的体形,是脾胃功能正常、气血充足、脏腑协调的外在表现。

九、记忆力好
记忆力与人体的多个脏腑密切相关,尤其与心、肝、肾的功能紧密相连。心主神明,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力都与心的功能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若肝郁气滞,会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肾藏精,精能生髓,脑为髓之海,肾精充足则髓海得养,记忆力才能良好。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思维敏捷、记忆力清晰,能够轻松记住日常事物。若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等症状,可能提示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髓海失养。

十、情绪稳定
中医认为,人的情绪与脏腑功能相互影响。“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情绪的过度波动会损伤相应的脏腑,而脏腑功能的失调也会导致情绪的异常变化。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情绪相对稳定,能够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能够自我调节情绪,不会轻易陷入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之中。情绪稳定表明人体的脏腑功能协调,气血运行通畅,精神状态良好。
中医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探寻身心和谐的密码
中医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涵盖了人体的多个方面,从外在的五官、面色、形体到内在的脏腑功能、气血运行,以及精神状态等,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健康评价体系。通过对这些标准的了解和关注,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理和预防,以达到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让我们在中医智慧的指引下,踏上追求健康和谐生活的旅程。  
责任编辑:秋实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