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老年健康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透视 >> 内容

朱家角寻访记:一杯热拿铁里的“慢”养生哲学

2025-08-14 09:20:57

作者:记者 卢岗

来源:老年健康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时值盛夏八月,我以《老年健康时报》记者的身份探访上海朱家角古镇。烈日当空,白晃晃的阳光炙烤着蜿蜒的老街,将青石板路晒得滚烫,空气仿佛凝固的蜜糖,粘稠而灼热。作为关注老年健康的记者,我的目光不仅流连于小桥流水,更敏锐地捕捉着这片古老水乡在现代旅游浪潮中的新脉动——尤其是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健康生活细节。


朱家角寻访记:一杯热拿铁里的“慢”养生哲学
甫入老街,喧嚣与热浪扑面而来。两侧店铺林立,一个显著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传统的糕饼铺、酱园旁,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众多风格各异的咖啡馆。英文、日文、韩文的招牌争奇斗艳,成为水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更引人注目的是,几乎每家咖啡馆都“标配”了数只慵懒的猫咪,它们或蜷于窗台,或卧在门槛,神态安详,成为吸引游客(尤其是年轻人和外国游客)驻足拍照的“活招牌”。这“咖啡+猫”的模式,俨然成了古镇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悄然改变着这里的生态与节奏。
朱家角寻访记:一杯热拿铁里的“慢”养生哲学
酷暑难耐,汗透衣衫,我亟需一处清凉歇脚之地,同时也想近距离观察这一新业态。目光所及,“水香猫咖”的招牌朴素沉静,在花哨的店铺中显得尤为特别。推门而入,一股混合着浓郁咖啡香、冷气以及猫儿特有温软气息的凉风瞬间包裹全身,燥热顿消。店内光线柔和,十数只毛色各异的猫咪自在闲适,或酣睡,或踱步,对进出的客人报以淡然一瞥,时间仿佛被它们的慵懒拉长了。这份从容,与门外步履匆匆、挥汗如雨的游客形成鲜明对比,也让我这个关注老年心态的记者心生感触——这不正是一种“慢”生活的具象化吗?
朱家角寻访记:一杯热拿铁里的“慢”养生哲学
“喝点什么?”一个温和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传来。柜台后,一位身形清癯却腰杆笔挺的老人正专注地擦拭着咖啡机。他身着洗得发白的靛蓝色棉布衬衫,袖口挽得整齐,动作沉稳、流畅,透着一种岁月沉淀后的笃定与从容。目测年龄在七十岁上下,精神矍铄,是典型的江南“老克勒”模样。作为健康记者,我立刻注意到他良好的体态和精神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健康宣言。

“请给我一杯冰拿铁,谢谢。”我习惯性地说道,试图用冰凉驱散暑气。
朱家角寻访记:一杯热拿铁里的“慢”养生哲学
“冰拿铁?”老人抬起头,温和但清晰地看向我,眉头微蹙,“这位同志,这么大热天,喝冰的,猛一激,毛孔都闭住了,热气反而都闷在身体里,最容易伤脾胃,尤其是我们这个年纪。”他语气平和,却带着过来人特有的笃定,“不如试试热拿铁?热力一催,汗畅快地发出来,那才叫一个通透,体表的暑气跟着汗就走了,人反而舒服,不伤根本。” 这番朴素却蕴含着传统养生智慧的话语,立刻抓住了我作为健康记者的职业神经——这不正是中医“春夏养阳”、“以热制热”理论的民间实践版吗?

我欣然接受了老人的建议:“好,听您的,来杯热的。” 一丝赞许的笑意在他眼角漾开。他转身娴熟地操作起来。这时,一只胖乎乎的橘猫亲昵地蹭着他的裤腿,轻盈跃上柜台,紧挨着他的手卧下,像一团暖阳。老人一边有条不紊地制作咖啡,一边自然地用布满岁月痕迹却稳健的手,轻轻抚摸着橘猫的脊背,橘猫满足地发出低沉的呼噜声。这一幕人猫相依、岁月静好的画面,无声地传递着平和心境对健康的重要性——压力荷尔蒙在抚触与安宁中悄然消解。
朱家角寻访记:一杯热拿铁里的“慢”养生哲学
片刻,一杯精心制作的热拿铁端到面前。细腻的奶泡上,竟用焦糖勾勒出一枚小巧的猫爪印,足见用心。瓷杯传递着恰到好处的温热。我轻啜一口,浓郁的咖啡香混合着奶香在口腔弥漫,微烫的液体滑过喉咙,初感微苦,继而回甘。神奇的是,几口热饮下肚,额头、颈后果然微微沁出细汗,体内那股郁结的燥热感仿佛被这热力温柔地驱散、疏导,一种由内而外的舒畅感油然而生。这亲身验证了老人所言非虚——适度的“热刺激”确实能更有效地调节体温,促进循环,避免冰饮对脆弱肠胃的骤然冲击,对老年朋友尤需注意。

隔窗望去,老街人流如织。年轻游客们行色匆匆,手中多半握着冰凉的饮品,追求着即时的“降温”快感。而“水香猫咖”内,却自成一派宁静天地。老人背对着我,依旧一丝不苟地擦拭着咖啡机,阳光透过窗棂,将他清瘦的身影投射成一道坚韧而安详的剪影。猫儿们静静依偎在他脚边,仿佛共同守护着这座由咖啡香、猫的呼噜声和一份对“热”与“慢”的执着信念构筑的堡垒——它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急躁,提供了一种对抗现代生活“速度病”与“冰冷症”的解药,尤其为寻求安宁与适老环境的银发族提供了一处身心皆可休憩的港湾。

朱家角寻访记:一杯热拿铁里的“慢”养生哲学
离开“水香猫咖”,暑气依旧,但心境已豁然开朗。此行收获远超预期:朱家角的猫咖现象,不仅是旅游经济的亮点,其背后更蕴含着值得老年群体和健康从业者关注的“慢”养生哲学。

记者观察与思考:

1.  “以热制热”的民间智慧: 咖啡店老人关于热饮消暑的理念,是民间对中医养生思想的朴素实践(如《黄帝内经》所言“春夏养阳”)。对于老年朋友,夏季适当饮用温热饮品(如热茶、热汤、热咖啡),避免贪凉饮冷,确实有助于保护脾胃阳气,促进排汗散热,更符合生理规律,减少急性胃肠炎等风险。
2.  “慢”环境的身心疗愈:以猫咖为代表的“慢空间”,其核心价值在于营造了一种减压、放松的氛围。猫咪的陪伴被证实有降低血压、缓解焦虑的作用;老人从容不迫的工作状态、顾客放慢的节奏,都对抗着快节奏社会带来的慢性压力。这种“环境疗愈”对预防老年抑郁、焦虑,维护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是值得推广的适老化休闲方式。
3.  社会参与与价值感: 像“水香猫咖”老人这样,高龄仍能精神饱满地从事自己热爱且能胜任的工作,与社会保持积极互动,是健康老龄化的典范。这种适度的社会参与和持续的成就感,是维持老年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的重要因素。

朱家角寻访记:一杯热拿铁里的“慢”养生哲学
朱家角的老街流水依旧,而那杯猫爪印热拿铁的余温,那位银发咖啡师从容的身影,以及那份关于“热”与“慢”的生活哲学,已深深印刻在我这位健康记者的脑海。它启示我们:在追求长寿的同时,老年健康更应注重生活的温度与从容的质感。或许,对抗岁月与喧嚣的最佳方式,并非冰冷的加速,而恰是这一份懂得“以热御热”、在慢时光中涵养身心的东方智慧。
责任编辑:秋实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