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老年人常吃的3种“养生食物”,吃不对反而伤肠胃
在追求健康养生的道路上,不少老年人都秉持着“药补不如食补”的理念,精心挑选各种养生食物。然而,有些看似养生的食物,如果食用方式不当,不仅无法滋补身体,还可能对肠胃造成伤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老年人常吃的3种养生食物,以及如何正确食用它们。
红薯:适量食用,搭配合理
红薯,作为养生界的宠儿,一直被视为健康食品。它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但红薯真的适合所有老年人,能毫无顾忌地大量食用吗?

65岁的李大爷,听说红薯养生,便每天早餐都吃一大块红薯,有时晚餐也会再来一些。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频繁出现胃胀、反酸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问题就出在红薯上。红薯中含有氧化酶和膳食纤维,前者在肠道内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后者又会刺激肠道蠕动,老年人肠胃功能本就较弱,大量食用红薯,肠胃难以承受,就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胃胀等问题。而且,红薯含糖量较高,食用后会刺激胃酸分泌,胃酸过多就会导致反酸、烧心。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正确食用红薯呢?首先,要控制食用量,每天食用100 - 150克为宜,大约是中等大小红薯的半个到一个。其次,不要空腹吃红薯,最好在饭后食用,这样能减少胃酸的大量分泌。再者,可以将红薯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比如搭配富含蛋白质的牛奶、鸡蛋,或者搭配一些蔬菜,既能中和胃酸,又能使营养更均衡。另外,消化功能特别弱的老年人,要谨慎食用红薯,实在想吃,可以把红薯蒸熟后捣成泥,这样更容易消化。
燕麦:选择纯燕麦,烹饪有讲究
燕麦也是老年人餐桌上的常客,它富含膳食纤维,尤其是β - 葡聚糖,能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还能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体重。但市面上的燕麦产品五花八门,选择不当或者食用方式不对,同样会给肠胃带来负担。

王奶奶为了方便,买了水果燕麦片当早餐,每天用开水冲一冲就吃。可一段时间后,她感觉肠胃不舒服,总是腹胀。原来,水果燕麦片中除了燕麦,还添加了大量果干、坚果、糖浆等,这些额外的成分不仅增加了糖分和热量,还可能含有较多添加剂,不易消化,加重了肠胃负担。而且,王奶奶直接用开水冲泡,燕麦没有充分煮熟,质地相对较硬,对于老年人的肠胃来说,消化起来也有难度。
老年人在选择燕麦时,应优先选择纯燕麦片,避免购买添加了大量糖分、香精、防腐剂的燕麦产品。在食用时,将燕麦煮成粥是个不错的选择,煮的时间可以稍长一些,让燕麦变得软烂,更易于消化。煮燕麦粥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小米、红枣、山药等,既能丰富口感,又能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一般来说,每次食用燕麦30 - 50克即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牛奶:注意饮用时间和个体差异
牛奶富含钙、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对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增强免疫力有很大帮助。但有些人喝牛奶后,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随着年龄增长,部分老年人肠道内的乳糖酶活性会降低,对牛奶中的乳糖消化能力减弱,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就会产生气体,引起腹胀、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症状。另外,空腹喝牛奶也不利于营养吸收,还可能刺激肠胃。

对于有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或者将牛奶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比如搭配面包、馒头等,这样能减少乳糖对肠胃的刺激。饮用牛奶的时间也很重要,不要空腹喝,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到两小时之间饮用。每次饮用量以200 - 300毫升为宜,分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给肠胃造成负担。如果饮用牛奶后肠胃不适症状较为严重,也可以选择其他富含钙的食物来替代牛奶,如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红薯:适量食用,搭配合理
红薯,作为养生界的宠儿,一直被视为健康食品。它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但红薯真的适合所有老年人,能毫无顾忌地大量食用吗?

65岁的李大爷,听说红薯养生,便每天早餐都吃一大块红薯,有时晚餐也会再来一些。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频繁出现胃胀、反酸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问题就出在红薯上。红薯中含有氧化酶和膳食纤维,前者在肠道内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后者又会刺激肠道蠕动,老年人肠胃功能本就较弱,大量食用红薯,肠胃难以承受,就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胃胀等问题。而且,红薯含糖量较高,食用后会刺激胃酸分泌,胃酸过多就会导致反酸、烧心。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正确食用红薯呢?首先,要控制食用量,每天食用100 - 150克为宜,大约是中等大小红薯的半个到一个。其次,不要空腹吃红薯,最好在饭后食用,这样能减少胃酸的大量分泌。再者,可以将红薯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比如搭配富含蛋白质的牛奶、鸡蛋,或者搭配一些蔬菜,既能中和胃酸,又能使营养更均衡。另外,消化功能特别弱的老年人,要谨慎食用红薯,实在想吃,可以把红薯蒸熟后捣成泥,这样更容易消化。
燕麦:选择纯燕麦,烹饪有讲究
燕麦也是老年人餐桌上的常客,它富含膳食纤维,尤其是β - 葡聚糖,能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还能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体重。但市面上的燕麦产品五花八门,选择不当或者食用方式不对,同样会给肠胃带来负担。

王奶奶为了方便,买了水果燕麦片当早餐,每天用开水冲一冲就吃。可一段时间后,她感觉肠胃不舒服,总是腹胀。原来,水果燕麦片中除了燕麦,还添加了大量果干、坚果、糖浆等,这些额外的成分不仅增加了糖分和热量,还可能含有较多添加剂,不易消化,加重了肠胃负担。而且,王奶奶直接用开水冲泡,燕麦没有充分煮熟,质地相对较硬,对于老年人的肠胃来说,消化起来也有难度。
老年人在选择燕麦时,应优先选择纯燕麦片,避免购买添加了大量糖分、香精、防腐剂的燕麦产品。在食用时,将燕麦煮成粥是个不错的选择,煮的时间可以稍长一些,让燕麦变得软烂,更易于消化。煮燕麦粥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小米、红枣、山药等,既能丰富口感,又能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一般来说,每次食用燕麦30 - 50克即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牛奶:注意饮用时间和个体差异
牛奶富含钙、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对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增强免疫力有很大帮助。但有些人喝牛奶后,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随着年龄增长,部分老年人肠道内的乳糖酶活性会降低,对牛奶中的乳糖消化能力减弱,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就会产生气体,引起腹胀、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症状。另外,空腹喝牛奶也不利于营养吸收,还可能刺激肠胃。

对于有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或者将牛奶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比如搭配面包、馒头等,这样能减少乳糖对肠胃的刺激。饮用牛奶的时间也很重要,不要空腹喝,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到两小时之间饮用。每次饮用量以200 - 300毫升为宜,分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给肠胃造成负担。如果饮用牛奶后肠胃不适症状较为严重,也可以选择其他富含钙的食物来替代牛奶,如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养生食物虽好,但老年人在食用时一定要了解其特性,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避免因吃不对而伤害肠胃。希望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吃得健康,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责任编辑: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