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夏天黄芪别忘了喝!补气护阳,安稳度夏
夏日炎炎,对老年人来说是道“坎”——气温高、湿度大,稍不注意就容易觉得乏力、没精神,甚至心慌气短。这时候,很多人只想着清热解暑,却忽略了一个适合老年人的“养身宝”——黄芪。中医认为,老年人夏天喝黄芪,既能补气又能护阳,是安稳度夏的好帮手。
老年人夏天为什么适合喝黄芪?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大多存在“气虚”的问题:稍微活动就出汗、走几步路就累、说话声音轻、总觉得没力气。而夏天阳气浮于体表,体内阳气相对不足,再加上频繁吹空调、吃冷饮,很容易让寒气侵入身体,加重气虚。

黄芪被称为“补气之长”,性子温和,不像人参那样容易上火,特别适合老年人。它能补一身之气:
• 补肺气,让呼吸更顺畅,减少夏天“气短喘不上气”的情况;
• 补脾气,帮助消化,避免夏天没胃口、吃不下饭导致的身体虚弱;
• 固表气,减少老年人夏天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的问题,避免汗出过多伤阳气。

简单说,黄芪就像给身体加了一层“保护罩”,既能补足消耗的气力,又能守住体内的阳气,让老年人在夏天少些疲惫,多些精神。
这样喝黄芪,安全又有效
黄芪虽好,但喝对方法才有用。老年人喝黄芪,关键在“适量”和“搭配”:
• 用量别贪多:每天取10-15克黄芪即可(大概像手指粗的小段,3-4片),过量可能上火,出现口干、嗓子疼。
• 搭配更对症:
◦ 怕热、容易口干的老人,加5克麦冬或玉竹,补气又滋阴,避免上火;
◦ 没胃口、消化差的老人,加3-5颗红枣,黄芪补气、红枣健脾,喝起来还带点甜味;

◦ 夏天总觉得累、汗多的老人,直接用黄芪煮水,或搭配少量枸杞,简单又实用。
• 煮法有讲究:黄芪用清水泡10分钟,加水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放温后当茶喝,当天喝完,别留到第二天。
这几类老人,喝黄芪要注意
黄芪不是“万能药”,有些老人不适合喝,别盲目跟风:
• 正在上火的老人(比如口腔溃疡、嗓子肿痛、大便干燥),先停一停,等火消了再喝;
• 感冒发烧时别喝,黄芪会“关门留寇”,可能让感冒好得慢;
• 本身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稳定的老人,最好先咨询医生,根据身体情况决定。

老年人夏天为什么适合喝黄芪?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大多存在“气虚”的问题:稍微活动就出汗、走几步路就累、说话声音轻、总觉得没力气。而夏天阳气浮于体表,体内阳气相对不足,再加上频繁吹空调、吃冷饮,很容易让寒气侵入身体,加重气虚。

黄芪被称为“补气之长”,性子温和,不像人参那样容易上火,特别适合老年人。它能补一身之气:
• 补肺气,让呼吸更顺畅,减少夏天“气短喘不上气”的情况;
• 补脾气,帮助消化,避免夏天没胃口、吃不下饭导致的身体虚弱;
• 固表气,减少老年人夏天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的问题,避免汗出过多伤阳气。

简单说,黄芪就像给身体加了一层“保护罩”,既能补足消耗的气力,又能守住体内的阳气,让老年人在夏天少些疲惫,多些精神。
这样喝黄芪,安全又有效
黄芪虽好,但喝对方法才有用。老年人喝黄芪,关键在“适量”和“搭配”:
• 用量别贪多:每天取10-15克黄芪即可(大概像手指粗的小段,3-4片),过量可能上火,出现口干、嗓子疼。
• 搭配更对症:
◦ 怕热、容易口干的老人,加5克麦冬或玉竹,补气又滋阴,避免上火;
◦ 没胃口、消化差的老人,加3-5颗红枣,黄芪补气、红枣健脾,喝起来还带点甜味;

◦ 夏天总觉得累、汗多的老人,直接用黄芪煮水,或搭配少量枸杞,简单又实用。
• 煮法有讲究:黄芪用清水泡10分钟,加水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放温后当茶喝,当天喝完,别留到第二天。
这几类老人,喝黄芪要注意
黄芪不是“万能药”,有些老人不适合喝,别盲目跟风:
• 正在上火的老人(比如口腔溃疡、嗓子肿痛、大便干燥),先停一停,等火消了再喝;
• 感冒发烧时别喝,黄芪会“关门留寇”,可能让感冒好得慢;
• 本身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稳定的老人,最好先咨询医生,根据身体情况决定。

夏天对老年人来说,养生的核心不是“猛解暑”,而是“补元气、护阳气”。一杯温和的黄芪水,不用复杂操作,却能帮身体补足气力。如果家里老人夏天总觉得没精神、爱出汗,不妨试试用黄芪煮水,喝上一段时间,或许能明显感觉到身体轻快了,精气神也足了。当然,喝的时候多留意身体反应,适量适度,才能让这味“补气良药”真正发挥作用,陪老人安稳过夏天。
责任编辑: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