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联合新闻 香港高等教育网
中国品牌与招商 睇名家
睇名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 >> 诸家理论 >> 内容

中國文化特質

2024-03-01 06:32:14

作者:王守常

来源:网络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國文化特質

王守常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三智道商国学院院长

一、再认识中国文化

“中国”的概念

中国是文化的概念,而非地域、种族、民族的概念。

 《战国策·赵策》载 :“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圣贤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

说的是中国由地域的概念变为文化的概念。

夷夏之辨——中国能礼仪则中国之,中国不能礼仪则夷狄之。夷狄能礼仪则中国之。

此处中国已跳出种族地域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

自古对文化概念的解释种类繁多,至今尚无一个完整确切的定义。故可从以下示例来体会何为文化:

中国自晚清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激烈的碰撞,国人对自身的反思,先从物

质层面(枪炮)进行改进;失败后又进行戊戌变法,从制度层面着手;进而推及到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宗教习俗、审美意识层面。

中國文化特質 

由此可见,一个文化必包含物质、制度层面以及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宗教习俗、审美意识等精神层面。

对中国文化的剖析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语境

要将中国文字还原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不要就文字而看文字,要还原语境、背景。我们要知道文字后面的背景材料。

2.标点

古代书籍并无标点,称之为章句。

而后人为书籍加注标点是为了方便阅读与理解,可标点的位置不同,意义也会发生变化。

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大意为:老百姓只可被驱使,而不可以让其知道为什么。

如使其标点发生变化,变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大意为: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不可者,也使其知之。

故从中国书籍中汲取中国文化还应注意标点的问题。

3.注疏

即古人对中国文献有注疏式的解释,可帮助对原文的了解。

如:仁者寿。

我们要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要看古人对这句话中文字的注疏。

寿:死而不亡者寿。(老子)

如不对“亡”字有一注疏,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就较为困难。

亡:亡者忘也,其道犹存。(王弼)

通过这个注疏我们可对“死而不亡者寿”有一了解,即躯体以死而其道不可忘的人称之为寿。

那反过来我们可以知道“仁者寿”中的寿字并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中活的时间长,而是指道存。

4.批判的误区

理论批判与政治批判的区分。

理论批判:对理论本身的批判。

政治批判:对理论产生的社会影响批判。

一个理论必有充分的论据支撑,该论据可能有几点。

而一个理论要产生影响必然要通过一个媒介而形成社会影响,则该媒介在传播其理论时就会依其功三智道商国学院能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论据。其选择的不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同。

所以我们不能用政治批判代替理论批判。

如: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

对其产生社会影响的批判,戴震批其为“以理杀人”,从而引发鲁迅对儒家传统的全面批判。

而就其理论本身来说并无矛盾。

儒家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即是天理。求美味者,人欲也。

说的是:渴了喝水,饿了吃饭,男女谈婚论嫁,传宗接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反之,喝水即可解渴,非要追求水本身的价值,吃饭便能充饥,而追求饭食的美味与否,这便是人欲。

所以我们说其理论本身如无矛盾的话,不能用对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的批判代替对其理论本身的批判。

二、儒家 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

儒家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因为儒家进入了法典,由一个学术思想变为一个意识形态的语言,规范了公私两方面的社会。

1.儒、墨、道、兵、法

墨家是以小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墨家讲“天志”,认为天有意志。“明鬼”,鬼神是存在的。“尚同”(统一)尚为推崇的意思,即儒家推崇“同”。将所有的思想统一起来,一级一级地归到“天志”中,这样统治者就可把握这个社会。其主张用宗教统治社会。

儒家讲“天”为道德之天,有“天何言哉,百物生焉”之语。不讲怪、力、乱、神,讲“贵和”(多元化存在)。主张用人文道德统治社会。

墨家讲的“兼爱”思想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是以利益为纽带的基础上。认为人与人是“交相利,兼相爱”。儒家也讲“利”,但其“利”为君子与小人之利。儒家有义、利之辩。义者宜也,宜指适合、适宜,是应该的东西,从而推为原则,即道。

所以儒家讲以道取利,认为以义取利,为义。

儒家讲人有四端(是非、恻隐、仁义、羞耻)之心,认为人性本善,人是有道德的。

儒、墨两家都不主张战争。

墨家有“非攻”的思想,重守而不重攻。

儒家也讲:春秋无义战。

兵家讲的战争谋略是以对人生命的关怀为前提的。其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认为死者不可以复生,亡国不可以复存。慎战的思想贯穿整个兵家文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其对待战争的评价标准是: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道家主张“贵生、重己、贵柔”。道家以“不仁”即不偏爱、不偏私为道德。如:人生也犹弱,其死也坚强。水利万物而不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法家主张法治,严刑酷法。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应以法制之,故重法而不重德。

法、术、势是法家的主要思想。

法:律令——官员统治的基本依据,是根本。

术:方法——人君操纵驾驭下属的基本手段,执行法的方法。

势:君主的权力与威势,基本前提。

2.历史上儒家的地位

由春秋战国时的诸子时代到汉朝的独尊儒术,意味着儒家文化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主流,但儒家成就其主流地位不是靠其文化自身的影响,而是靠政治的强推,即儒家文化转为意识形态、制度化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极为混乱,儒家不能解决现实社会的问题,其教化的功能消失,而佛教开始发展。到唐代时,佛教已经盛行。到宋、元、明、清时,出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情况。宋朝时儒家开始复兴,当时的儒学吸纳了佛、道的思想,被世人称为新儒学。清代时异族文化入主中原,其统治中国只能用中国文化,即用儒家的意识形态来统治中国。

三、中国的思维方法

西方的思维方法:认识论

认识论即认识的两分,有认识的主体对事物有一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国:认识的主体为心,认识的客体为物。

认识即知的概念

讲的是心物合一,以心载物,透过物反观自身。

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将认识上升到道德境界的要求,把认识变成一个体悟的概念。

在中国的思维方式中,现象与本质是一体的,没有二分法,没有现象与本质之分。

中庸的概念

“中”:本义为“中间”,引申义为“道德”。

“庸”:用。

“中庸”也可意为“用中”。

如:叩其两端而执中,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两端指的是内容、形式两端。

中指的是三,即从第三个角度看,不要落在对错的角度上。

权意为变的意思

大意为推敲内容与形式两端,而坚持从第三个角度去看,如站在第三视角观察而不知权变,那犹如执其一端。

例:男女授受不亲,之为大礼。嫂溺,援之以手。

大意为男女授受不亲是一个制度、规则。而当嫂子溺水时,要知道依据时空的转换而权变,用手去救援她。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残民,残则施之以宽,以宽济猛,以猛济宽。

即过宽,过猛都不可取,只能取其中,宽猛相济。

摘自2009年10月22日《精品购物指南》

 

大师简介

王守常教授,满族。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东方文化丛书《中国文化》主编、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中国佛教、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个人经历:1969-1973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

1973-1976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后留校任教至今。

1985-1986 年任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1-1992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2001-2002 年任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