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联合新闻 香港高等教育网
中国品牌与招商 睇名家
睇名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 >> 陆希杰 >> 内容

国学随讲之廉

2024-03-20 22:01:32

作者:陆希杰

来源:联合新闻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国学随讲之廉

这堂课讲廉。廉大家都知道廉洁奉公。正常来说廉的意思叫干净,特别干净。廉洁干净最主要讲的是什么?就叫思想性,思想上的干净,没有任何别的乱七八糟的什么利益欲望,是在头脑上的。

我们现行的国学里边,解释廉就是一个文明当官是吧。你的头脑要一心为民。因为本身所谓的俸禄,自己这个位置,要做为民服务的一个事,要做到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所有的能力,为一方人民谋服务,解除那些难事。这是正常的。不能想别的,什么又是贪啊又是乱七八糟的自私自利啊,这都不行,这就不能叫廉。

脑海里要干净,干干净净。因为本身是在这种位置上,都是有自己的比如说工资是吧,还有吃、喝、住其实都有的,正常的来说就应该要做好了。所以廉即为清廉,干净的意思。

还有一个怎么说,正气。正气不是说你有所谓的多富有,而是说天地之间一股正气在这个人身上体现得非常好。历代的比如说近代有焦裕禄,古代有包拯。焦裕禄是一心一意为人民,到最后是累死的。你看他吃喝住其实跟群众一模一样,没有别的,群众有困难的时候,他是一直帮扶的。这是个例子榜样。

所有的人一定要认识到廉的重要性,这是人的所谓的正念,在支撑一个善道。做任何事情都在善道上,绝对不能外。这是廉的再一个意思——正气。你看包拯是吧,他判任何的案子,皇亲国戚他都能在律法之中,去做一个公平的判决,这是一股正气,就在廉上。

用我们的认识状态来说,廉还有一个就叫不索取。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要去要,也叫干净。这就不是思想干净了,这叫手脚要干净,不能索取。

普通的人比如说经常偷偷摸摸的,到最后是会出事是吧,那叫犯法。如果说当官的要偷偷摸摸的话,手脚不干净,那就叫贪污。都不行,到最后都会有报。手脚要干净,这是行为了。

我们所有的人其实也知道,一讲的话大家都明白。国学文化里边讲这一切的时候,就是让我们一直在善道上,绝对不能歪,不能因为自私自利和自己欲望就走歪了。走歪了之后就坏了。本来是有福报好好为人民做主,为民去谋福的,或者是去做法官,能给人家做一个公平的判断。但是如果有欲望或者自私自利各种原因,自己就会出现问题,这就不行了。

我们还有一个就是所谓的在修行上,修行上的廉,就是不要有任何的争。我们读金刚经就知道释迦佛成了佛了,他还是以身作则是吧。就是一身衲衣,吃饭的时候跟所有的弟子一样去化缘,他就是一个很干净很简单的一个情形。

什么叫禅?禅就是单衣嘛。所以说在禅的字体上我们就看到,单衣而已。剩下的所谓的吃饭,只是应付你的身体需要而已。别的不用,也无需用到。无需用到。这就是一个点,第一步。你看现在好多修行的在吃上还是断不了是吧,大肉、火锅什么的,好家伙香辣的麻辣的,还得要吃。因为还是著在这上面,这味道好那味道好。

如果看破之后,就不会被所谓的地肥美味所诱惑,自己的五脏六腑趋于干净,趋于清净。这是一层的廉。这个廉就是说没有所谓的欲望,也没有任何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分,大家都是一样的,也没有所谓追求这一类的。

佛祖在那儿待着,他就可以随时接受供养了,不需要做别的。因为他福报已经具足了,他的福报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十方如来无法说得了每一尊如来的功德福报的,因为他们累世累劫都是积累起来才成就佛道。但是每一尊成佛的佛都从来没有拿出自己来炫耀,只是在讲法,而且还以身作则是吧,跟弟子们一起去化缘。

所谓化缘正常来说其实就是乞食,要饭。那都跟正常乞丐是一样的。所以说我们要明白这一个廉,真正的佛祖思想上的所谓的干净,那是统统同等的。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清净平等觉。佛祖成就佛祖之后,他脑海的清净绝对不是一般的清净。他不会因为住的不好而生闷气是吧,或者生怨言。他也不会因为穿的不好,而对弟子们呵斥或者打骂弟子,那不可能,那样的话就不是佛祖了。

就如同你修净土法门的,你念一句阿弥陀佛,最后说我要往生琉璃世界,阿弥陀佛不可能说不同意。有什么说什么。

这一个在修行上的廉,就是不要比较,不要有任何别的,这种平等都是一样的,不要想多了。想多了就不净,那就坏了。

我们现在所有的人都是在所谓五浊恶世上,在这一个人道之间行道,即便不是修佛修道,你就做人,是吧,也要有一个干净的心理。没有干净的心理早早晚晚都会走偏的。一个好人,因为老受欺压之后,心里就不平衡了,就开始有反抗的心理。他这个廉就没有了,廉洁的廉就没有了。我要反抗,反抗之时怒火中烧,那就会做出好多一些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因为觉得不公嘛。

大多数的人还是会守住自己的善根之道。好好的生活、工作、养家糊口,慢慢的这一辈子,有的是福报好的,这就叫所谓的清净,在清净处。在清净处而还人缘之道。

人缘之道是因为我们在人道,有个人身,因缘报还这是正常。不管佛家道家都讲的因果,这有啥说啥,国学文化里边讲的这些其实也都是。什么孝悌廉耻,仁义礼智信,明显的就是让我们所有的人住于善道之上,常常警醒,不要走歪。

常常警醒,不走歪,其实也就是一个廉的表现。因为老是告诫自己,我不要去伤害人,我也不要去生气,我不要去怨恨是吧,这其实也是一个警醒。这样一来这个人的身心从里到外就会有变化,这叫相由心生。善人就是个善良的模样,恶人就是一个恶的模样。心存恶念时间一久了之后,面貌全部都变了,变得所有人都看不了,或者都不敢相认。所以说人还是要在善上,还是要善良。

要善的话,就要有一个平等的心或平常的心。平等的心、平常心就保证会保持住一个清净的心。一个清净的心是不争的,因为是会站在一个所谓的真正的善道的点上,它不会偏。要一偏了的话,当官的也就成了所谓的不良的官员,思想或者行为都会走偏,就会招来不应该来的祸事。所以说这个是我们需要警察和警醒的。

如果我们从来都不去警醒的话,最后自己出了事,哎呀我怎么会出事了,怎么样的。就是因为你心不干净,思想不干净,没达到真正的廉洁上。因为你思想不干净之后,自然手脚就会跟着,怒火中烧的时候手脚跟着动起来了,把人伤了,也是受报了,坏了,因为什么?因为怨仇就结上了。再还有一个所谓当官的,如果说思想不干净了,手脚跟着不干净,什么贪污、枉法就全出来了,早晚受到惩罚。

这些道理,其实好多人在面上来说的话都懂,但是实实在在要做到才叫真懂。你只是明白一点道理,做不到,那就是胡说八道了,就相当于骗子似的,嘴上花言巧语,背地里就是骗人,坑蒙拐骗,早晚还是有报的,这个报是如影随形。

所以说我们要常驻于善道,在清净之处,这就是廉。而且你身上是很轻快的。廉,到最后了,不管你是干什么的,你就是普普通通一个人,你把国学的这一个廉字保持好了,你到最后是一身轻快的。为什么?你不负天地。你没有债。所以说有好多的老人走的时候特别舒服,这一个一定要注意。

好多人为什么会出现烦恼?还是心里边不清净,老是动,想想想。又忧虑,又忧愁,前怕狼后怕虎,忧思、思虑太重了,那就不行了。

有这些所谓多余的一些负担,也是不廉。也是不廉。没有在真正的干净的这种思想状态下,这是不行的。真正的达到清净的程度之后,这个人是非常安详的。走完所谓人间道的这一生,是非常好的,而且很舒适,没有任何负担,就算是有病在身上都没有痛苦。不像有些病人疼的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这些都没有。这就是所谓的不负天地。

廉字明白了之后,你普通的一个人,人道之上的时候,天地之间,你不负天地,没有辜负天地之间的道德规律,人间的法规,你没有辜负,你做得非常好。照着所谓的六道之中有天有地狱来说的话,你保证是上天上去的,享福去。大家还是要明白这一个。

还是有很多人,有些东西因为我们看不见,就说人死如灯灭。不要说这话,太多的人说这话了。这种想法用到自己身上之后,到走的时候反而造成害怕惊恐。死了之后是回不来去警告所有人的。自己也无法再去所谓的回心转意,重走一遭了。晚了。那是真的得不偿失。还不如提前警醒,好好的行善,好好走善道,好好做人,帮助别人,善用其道。

善用其道,而不能邪用其道和歪用其道。邪用和歪用都不行,保证是不对的,这个廉就不干净了。就相当于池塘里边的水,只要风一起来之后,里边的淤泥一动,水就混浊起来,你就看不清所谓的池底了。

这个风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思想。我们人的思想是非常大的一个所谓的源泉,善也在里面,恶也在里面。我们要保持住善,这就是国学里边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善养道。你保持好了善,你这个人就圆满。修的人,修佛法的人,要的是善与恶全部都看透,不要被任何一方煽动。当然了修佛法这块儿是要单独讲的。

总之我们要明白,明其道而行其宗。国学里讲的不管是弟子规,还有道德经,甚至于佛学里边的金刚经,它是有影子在里面,也叫踪迹在这里。我们抓住这个东西如果顺着它走,因为它已经给我们指明路了,是吧,弟子规、大学、中庸这些都给我们指明路了,顺着走就行了。

但是不能误解,偏差了就坏了。一定要记住这一点。所以要多听一些有名的老师们讲的。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人,是有一个非常大的指导帮助,这是非常好的。

所以说,廉,一句话就是思想要特别的清凉、宁静、干净。修行人的脑海不干净的话,你永远归不了位,你有一丝动的话都出不去,那都不行。普通的一个人就会在烦恼里边永远出不来。那样是不对的。

所谓善恶分两边,普通的人哪怕就住在善上,也比在恶上要强。在世上慢慢要明白这个道理,时常警醒自己不要走歪,这就叫廉洁。

我们说廉洁奉公是吧。廉洁奉公,公的意思是什么?公道。你的廉洁,你一身的正气,廉洁正气是奉献给公道啊。公道在哪儿?公道自在人心。

所以说我们要明白廉的主要意思,是警告我们不要走歪了,不要走邪了。一定要正,思想上一定要正派,言行上一定要善。好今天就讲到这儿。

  • 上一篇:国学随讲之悌
  • 下一篇:国学随讲之耻
  •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